“既然没法穿透盔甲,那批量生产铅弹有什么用?”腓特烈十三疑惑地问。
“这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有句话叫做只要动力够,板砖也给你飞上天,只要我们加大火药的量,增加铅弹的硬度,不让它在击中目标的时候崩解和形变一样可以穿透,只是那样会更繁琐,更消耗各种资源。
我们一致认为多投入的火药、人力资源和能够多收获的战果是不成正比的,因此我们的想法是不追求它能打穿铠甲,而是让军部拿去对付那些无甲目标。
比如蛮人部落和一些又穷又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蛮人部落因为我们签署了协议,要维持和平,火枪只能用来防守,而高卢和亚平宁没有那个财力让士兵们全副武装,只有精锐部队才能配上铠甲,我们拿来打他们是有奇效的,至于其他防线的士兵就只能请他们暂时忍耐一下。”
“那你预计多久能量产?”
“两个礼拜,我为了赶时间,已经规定了子弹的口径,并定型了图纸,齐头并进。我现在正在让人开模,另外招募大量的木匠、铁匠和组装工人也需要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波索夫阁下说要两个礼拜的时间才能研制出可靠的纸包定装子弹,考虑到亚麻和纸的生产难度,我们选择的是纸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