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饮鸩止渴,印刷钞票,扩大法币发行,而在这之后,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的十四亿元至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的一千八百九十四亿元,结果当然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
战争打的就是钱,可是中国那个时候最缺的就是钱!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又能怎么办?被盟国坑害苦了,却又无可奈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个时候国府之苦,校长之苦,无以名状。在这种情形下,不仅靠薪水生活的军公教人员受害最深,前线的部队也普遍缺乏衣食、医药和装备。
我后来结识的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当年于国军十四师任少尉排长,驻滇西,月薪仅法币四十二元,但于驻地街头一碗面都要法币三元!黄先生对我诉苦道:“这种程度的军饷和这种程度的物价,我们怎么过活?一个月就吃十几碗面条?还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当时也就您的部队足饷,士兵不会挨饿,所以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一百兵团里面钻,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是那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活不下去啊!”
我无言以对,那是真实的情况,我靠着美国人和英国的钱还有自己的积蓄保持了一百兵团的兵饷问题,但是只能保证一百兵团这些军队的,再多的话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无法做到,更何况我还需要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