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们过往的老腔调,倭寇的战斗力强悍,死守一城一池势必会造成过大的人员损失和伤亡,并不利于我国的持久抗战之国策,所以虽然长沙重要,却也不是非要掌握在手中,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武汉的战略,在外围大量歼敌,而后撤退,留一座空城给倭寇,正好长沙刚被大火侵袭,百废待兴的状态下,就更没有什么必要的价值。
而另一种声音认为,随着数次大的会战下来,我们的军事将领和士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随枣之役,我们凭借了一些并不很精锐的部队就可以将倭寇击退,收复全部失地而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的进步之所在,也是倭寇并不能打败我们的有力佐证,此次倭寇既然又要发动战事,那么我们应当集中主力精锐部队,给倭寇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武汉不要四处惹事,正好也趁机增强我们的战斗力。
为此,校长颇有些头痛,两路人马的意见都有道理,他又询问了第九战区薛岳将军的意见,薛岳将军的意见就是守,不退让,这下子让校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而我也为此感到头疼,这种情况下,我真的不太敢确定到底是守还是打,我虽然对薛岳将军有信心,但是这毕竟是国家大事,不是可以盲目决定的了的。
不过根据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