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被倭寇国内的一些老牌的军事人物和政治家所接受,只是被军方干扰了;其实倭寇军方也提出过一个近乎于乞降的和平条款,这是倭寇主动提出的,是在南京陷落之后,但是被校长严词拒绝,校长本来是有部分担忧的,所以没有拒绝继续谈判,可是越到后来校长的立场越坚定,完全拒绝了倭寇的谈判要求。
近卫文磨恼羞成怒,发表了一份“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与之调整两国邦交”的声明,摆明了是蔑视国民政府,而要扶持另外的伪政权去做他们的“儿政权”。找一个有分量的中国政治人物去做第二个溥仪,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对于此,校长嗤之以鼻,不予任何理会,照打不误,就是拖也要把倭寇拖垮!这是校长越来越坚定的信念,绝不与倭寇媾和,也是蒋百里公的遗愿;是的,百里公已经离去了,十一月四日,百里公病逝于广西宜山,留下了许多遗憾;终其一生,百里公也未曾得以指挥军队作战,盖棺定论,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兴登堡元帅的话,在蒋百里公的身上并未得到体现。
时乎?命乎?
对于此,我这个并未进入决策层的人是不好加以评论的,我只是乖乖的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