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我与校长再次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校长不由的笑了笑,告诉我,他原来的战略思想,和我几乎如出一辙,他早就准备着对付苏联了,可惜,西安的一声枪响,一切皆为泡影,为了对付日本,一切的一切都被打乱了,这不得不说是国家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
公审大会在民众们极大的热情参与下结束了,但是这件事情做为一次民族盛会,势必不会就此结束,所以,在校长的安排下,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派了一位名叫田汉的先生前来采访作为最大功臣的我还有张灵甫大哥。
说起这个郭沫若,我却是有些鄙视他,一点儿也没有所谓的文人风骨,却是浑身的谄媚之气,与父亲交好的文人里面,不说胡适先生他们了,闻一多先生还有蔡元培先生等人都是极为鄙视这个郭沫若的,父亲也曾斥其为“文人的败类”,通过他我也可以看得出来“字如其人”这句话的谬误,他的字是很不错的,但是其人,就不好说了。
历史上这类人也是极多,比如秦桧,比如宋徽宗,比如董其昌,都是字非常的漂亮,但是人品德品欠佳的;董其昌更是被誉为“明代第一”的书法家,但是其人品,却是个恶霸的典范,所以说,字如其人这个成语,虽然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