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条国防线,就是一旦上海之役败退,就会成为我军从上海撤退以后所逐次防守,节节抵抗倭寇的缓冲地带,为政府百姓和主要产业内迁争取时间。
校长秘密的告诉我,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会把我撤下来,送到后面去,重新补充整备一百师,然后把防守国防线,牵制倭寇主力的任务交给我,从而掩护国军主力撤退,为持久抗战打下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力图保全主力,甚少主动出战,基本都是靠着阵地打防守的原因之所在,国防线是非常重要的守备阵地,只要掌握得好,我们甚至可以依靠那些现代化的钢筋水泥阵地把倭寇挡住数星期甚至是数月!
让刚刚经历大战的疲惫不堪的国军主力得到休整,也让同样疲惫不堪的倭寇更加疲惫不堪,这就我的任务之中心,至于防守多久,校长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时候我觉得可以了,就可以撤退了,当然也是逐次撤退,不能狼狈奔逃,徐徐撤入南京,在南京依托工事再阻挡倭寇进击。
这就是将百里公诱敌深入的具体计划的第三步,在南京周边,依托水网地形,以游击战的形式不断地打击倭寇,不断地吃掉倭寇小股的兵力,迫使倭寇不得安生,从而发挥我军精神及物质之威力,持久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