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天子大赦天下,她因而得返故国。他往洛水相送,依依惜别间,她仍当他是乐师云疏,仍如孩童般牵他衣袂,苦苦追问,“自此一别,何期再会?”
“他日再来帝都,云疏仍为璃儿捧箫颂歌。”他素来寡淡,言语更淡。
她不知为何此样人物独独待她情深义重。她拼命摇头,帝都险地,此生此世断不会再来。若来,必携三军将士,以雪青门之冤!
——“非引三军,不入帝都。”此是当年豪言,今时犹然在耳。蔚璃遥想不觉哑然失笑,想那时自己是何等疏狂,眼向高处,心向远方,竟不曾看清他底细。
当时若知他是东宫太子,可还会有那等壮志雄心?可还敢那般豪言壮语?至当下也惟有暗自摇头,雄心犹在,只是藏了心事罢?与他可还能复当年情谊,如待乐师云疏那般待玉家太子以赤诚之心,坦言无忌?
忽又想起程门三少主潜之辞赋:云疏风无计,心远意自得。
当年那人以云疏为名,是他顺手拈来还是胸中早有丘壑?何谓风无计?如何意自得?眼见得乱世纷扰,他又怎得偏安!
又忆起他曾有言:直修远道去!那么远道是往何方,修之岂是易事?
她手把玉簪凝神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