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大山跟他比起来瞬间显得十分渺小。而罗云在他眼里,更是小如芥子。
佛陀面目庄严,左肩上挑着一轮烈日,刺目耀眼,右肩上挑着一轮圆月,光芒柔和。佛陀一动不动,就连眼睛也未曾眨一下,可是罗云却仿佛听到了他宣了一声佛号。
见到佛陀的那一刻,小乌龟便低下了头,似乎在跪拜一般。
罗云转头看了一眼小乌龟,又看了一眼佛陀,心中了然,虽然他不知道为何死人谷中会出现佛陀,但联系到小乌龟之前的种种,诸如他看着山顶时候的神情,以及它龟壳之上的梵文,都可以猜测出来它与山上佛陀应该有某种联系。
佛陀一开始庄严之相,随即变成了慈祥面孔,紧接着又转变成愤怒相,女相,情欲相等等诸般法相。罗云知道佛家有一佛前面的说法,即便是佛,心中也有各种不同的情绪,而佛之所以是佛,就是能够包容各种情绪,而使善良的一面占据了主导。
佛陀面孔经过千种变化之后,最终停留在最初的庄严相。紧接着,佛陀便微微低头,俯视着罗云。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本来虔诚的低着头的小乌龟也转过了头,盯着罗云,似乎也在期待着罗云的回答。
罗云心思百转,看这佛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