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盛点点头,“我妹妹明年要出阁了,她婆家有个亲小叔子,那孩子不错,今年十四岁了,这回跟我一起考试来了。”
胡老爷在一边听见了,“来考试?看来是个读书郎。”
明盛实话实说,“读书还可以,就是比我差一些。”
胡老爷和胡太太顿时哈哈笑了,胡老爷摸了摸胡须,“贤侄虽说的是实话,可不要到外头去说,如你这样有天分的又有几个呢。”
明盛自己喝了口茶,“我逗您二老笑一笑,有天分的人多得很,但看后天勤奋不勤奋。再有天分,若是个懒虫,也没得用。这孩子说不上天分顶顶好,好在不懒惰。他家住在乡下,家里田产颇多,县城里也有几处门脸儿,吃喝是不用愁的。我见三妹妹勤快又爽利,跟您二老提一提。明儿我把那孩子带来给你们看一看,若是还能瞧得上眼,我回去跟常老爷说一说,咱们是女方家,总不好主动。若是觉得不合适,也就不提了。”
胡太太点点头,“你有心了。”
明盛笑着回答,“我在大伯大娘家里住了好几年,三妹妹就和我妹妹一样的。如果真有那缘分,以后成了一家子,岂不更好。只是一样,三妹妹在府城长大的,不知道能不能住得惯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