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
自己再不能陪王伴驾了,汉以孝制天下,蜀承汉制,后主是位宽厚仁君,必会爱民如子。只可惜三十年乱世,人命轻贱,多少英才夭折,中原人才寥寥,蜀汉更是人才凋零。
此种情境,诸葛亮也只能寄希望于后主能够像先主那般发掘人才,近贤远佞,知人善用,壮大蜀汉。诸葛亮想再多叮嘱几句,却觉胸中有千言万语,但书之无益,笔锋一转道: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此番下界,大道未成,也不求荫及子嗣了。蜀汉尺寸之地,几经征伐,亟需修养生息。面对此等境况,诸葛亮只望能以身作责,号召蜀汉行勤俭之风,韬光养晦。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想起自己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亦觉无奈。其实非是诸葛亮愿意穷兵黩武,只是,蜀汉若不征战,曹魏势大,蜀汉内忧外患,早晚必被其所蚕食。
昔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时,刘邦也只是盘踞益州和汉中,其实力与项羽的差距要比蜀魏差距大的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