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其才名还在孔融之上,不得不说。此人乃是紫微大帝,下界乃是为了教化众生,正是周文王长子伯邑考。说是教化众生其实却是有些夸大,神仙哪有几个心怀天下的?众人都知道伯邑考通晓音律,擅诗词作曲。蔡文姬乃智慧之元,虽无修真根基,但成神却还是能的。伯邑考早听闻天地间有一些智慧之元存于世间,堕入轮回,因此一直苦苦寻找,自春秋之时已是寻了数百年,自东汉初年寻到蔡文姬的前世本元,故而转世蔡邕,教化蔡文姬,以助其成神。
封神年间,伯邑考才貌双全,极通文史,精于音律。就连一代妖姬苏妲已都垂延其色相,在禁宫之中勾引伯邑考,但伯邑考乃是谦谦君子,坐怀不乱,最后苏妲已终于因爱生恨,害死伯邑考。
蔡邕既是伯邑考转世,自然极具才名。东汉灵帝年间,曾在在太学门口,立了一通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是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也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而这块闻名当时的石经写者,正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
蔡邕自然看好曹操,所以不顾世俗眼光与其结为挚友教化。
后来妖星董卓现世,蔡邕自知降不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