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急入见道:
“主公不可,此种做法大损因果,不宜为之,更何况眼下河北未定,此举定大失民心。”
曹操闻言冷哼道:
“哼!民又不是我的民,什么时候他们认了我曹操,什么时候再考虑利不利,失不失。眼下兵粮短缺,折损些许因果对我曹操而言,不过是区区小事。”
荀攸当下竟有些糊涂,曹操本相是一只青蟒,怎么会不忌惮因果之事?他却哪料到曹操有地藏王支持,哪怕什么因果?
燃眉之急虽然解决了,但是曹军越往邺城推进,受到的阻力越大,袁军抵抗异常激烈。当年曹军坑杀袁军八万降卒,激发了袁军的抗曹决心,眼下又做这等伤民之事,自然更失民心。曹军一路受阻,几乎让曹操回忆起了当年的徐州之战。想起徐州,曹操更是沉不住气,徐州毕竟是曹操深深的痛楚,即便是后来徐州归了曹操,那里的赋税也远高于其它地方。
眼见这仗是越打越吃力,曹操也越来越焦躁,经常亲临前线,鼓舞士气,指挥作战,却一直毫无进展。其实曹操不知道,自己焦燥是有原因的,此时曹操道法已有所成,修成蛟身,已有一些模糊的预见能力了,所以才会焦躁。
曹操的情况别人没注意到,却有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