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寒友轻笑:“你这种心态很正常,因为你确实还很稚嫩,现在你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是《乡愁》里你的表演有时候还能看出来你的紧张。但是稚嫩也没什么不好,谁都有这么个阶段。你要思考,如何把稚嫩转化为新鲜和灵动,并且在放松的状态下去延续这种新鲜和灵动,这一点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需要你花费点精力去钻研,去琢磨。演戏其实没有那么多框架的,就是跟随人物,体验人物,你现在可能还处在一个模仿人物的阶段,没关系,慢慢来。”
“模仿人物?”贺凛念着这四个字,陷入沉思。
蒋寒友点拨道:“比如你演白青,是不是经常私下里会把一句台词,一个动作提前想好?我的意思是——你会提前设想白青应该如何说这句台词,做这个动作,你想好后记在脑子里,然后表演的时候就按照你所设想的方案来做——对吗?”
贺凛有点糊涂:“是这样没错……但是……蒋老师,您的意思是我这样做得不对吗?”
“没有不对。”蒋寒友解释道:“我说了,演戏其实没有框架,更多的意思是,你一旦过分地给自己提前立了一个标准的甚至完美的答案之后,你的表演很容易就被限制住了,也就是说,你其实无形给自己立了框架,你演一遍,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