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说着,情不自禁地朗诵起《长安望秋》来:
云物凄凉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朗诵完毕,徽宗又深情并茂地进行释解:
《长安望秋》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诗中中动静结合十分奇妙: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
“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恰到好处。
此诗烘托、渲染,手法新颖:作者通过寥落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