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赵顼做了皇帝,是为神宗。
宋神宗有太祖遗风,一登基便想改变国家财政吃紧,官僚机构和军队不断膨胀却无战斗力的颓废局势,拜王安石为宰相,“熙宁变法”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家,但他的方案超越了时代;他的措施忽视了人的因素。
韩琦、司马光都劝过神宗,王安石“个性刚愎、不通人情”,这种性格并不适合拜相。
当年王安石在包拯手下为官,一次宴会,包拯劝酒,王安石愣是从头到尾拒绝,幸好包拯只是一笑而过。
但新法不是一杯酒,想喝就让大家陪你喝,不想喝就让满桌人都不喝。
一个不懂得通融、包容、恰当和稀泥的宰相,必然会事事掣肘。
“熙宁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宋神宗也因变法未能成功忧劳而死,时年38岁。
接下来就是哲宗赵熙,赵熙企图恢复神宗时的新政,但宣仁太皇太后高氏的权势太重,朝中的老臣阳奉阴违地和哲宗泡蘑菇,赵熙难能作为,郁郁寡欢地走完25岁的人生历程,皇位鬼使神差地落在端王赵佶手中。
“赵佶,赵佶,他本来就是个花花公子,怎么能做皇帝,但顾命大臣和那个向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