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宽厚容人也不敢尝试触碰逆鳞。
何况杨佑的安排也合理,将世家的优秀子弟用上了,还找了些寒门将领补充。
难的是科考一事。
杨佑怕他们不答应糊名,一开始提的要求是固定寒门士子在录取时的比例,不管当年的考试如何,一定要有四成的进士是寒门。
他深知官员们的性格,若是一下子亮刀,只怕会竭力反抗。
所以本该卖五百文的东西,他说价一千文,百官当然不干,自然会和他讨价还价,他先不让,最后抛出五百文的价格,大家自然觉得相比一千文,还是五百文能让人接受。
()
说不定最后他还能捞着六百文的价格。
果然,固定寒门士子录取比例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都站出来反驳。
()
杨佑也不和他们真置气,只让他们说一个具体的科考改革方案,一定要尽量遏制考生拜谒考官的风气。
()
朝堂吵成了一锅粥,都没什么好提议。
杨佑听着听着便有些犯困,他揉了揉眼睛,头却控制不住地渐渐低了下去。
……
“哥,有人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