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让他仿佛看到了未来。
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记入史书,每个人提起自己的时候都带着一股敬仰,带着崇拜,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自己的雕像。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但他却非常的清楚,这事发生在未来,几百年后的未来。
那个时候大家对他,就好像他现在对王羲之的感觉一样。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
李阳突然轻叹口气,稳了稳心神。
他看到的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未来,这只是他心中的一种期盼,或者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期盼,在李阳的内心深处,同样想让自己成为名传千古的一代宗师。
这一点,同样也是王羲之的愿望,他把这股情感,直接写进了这篇书法贴文,在文章的最后,这种以后看今的心态,展露无疑。
也正是这种感情,激发了李阳的共鸣。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愿望,不同的是有的人野心大,愿意去付出,愿意去努力,有的人野心小,看不到希望也就放弃了。
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最好遗臭万年。
这一句话,也就点名了大家的心态。可惜的是,无数人都将这样的愿望随着时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