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功,年轻人很高兴的帮安文君包好瓷器。
周围一些摊贩老板都很羡慕的看着这个年轻的摊主,五千块钱,在地摊上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现在不是以前,地摊上都有人敢狮子大张口的开出十万,二十万的天价。
现在在这种地摊上,你张嘴要十万,只会一个结果,客人扭头就走,还会把你骂的狗血淋头。
“李阳,这东西?”
离开的时候,何杰凑到李阳的耳边,很小声的问了一句。
李阳之前解释了笔架山的来历,对此何杰没有任何的意外,李阳与老爷子一样,只要有人问,都会去耐心的讲解,让人尽量的听的明白。
不止他们两人,其实很多大师都是如此,说的多了,懂的人也就多了,中华的古文化就能更好的流传下去。
不过安文君购买东西的时候,李阳没有任何的反应就有些奇怪了。
若是赝品的话,李阳即使不出言反对,肯定也会给个提醒,知假买假,可不是李阳的姓格。
“这是真的,清中期民窑,值个五六万!”
李阳微微一笑,何杰马上明白,这和他刚才想的一样,这东西还真是个小漏,几万块钱他不在乎,但对安文君到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