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种好,底好,水好,小件的多,一般几两到几公斤,不出大料,不出玻璃地。
后江石大部分为鸡蛋大小,颜色都比较淡,但也有色老种老的。后江石一般出不了手镯,但可出戒面。后江石还有个特点,就是色淡不怕,只要种够老,抛光以后色就会变深,即所谓的“放堂”,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绿。
当然。
这里说的颜色会越来越绿,指的是老后江石,新后江石的颜色会越来越淡。
林轩的这块后江石,是块粗皮壳,秧很细,沙也翻得不错。根据毛料的特征来看,应该是一块老后江石。0.8公斤的老后江石,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在现在老后江石已经快要开采殆尽的情况下。
毛料的皮壳比较粗,那一般玉肉也粗,不过林轩则认为这块毛料秧细,玉肉肯定粗不了。
这里的秧是一种比喻,指的是在翡翠皮壳上,分布着短丝状的小白细条。这些细条是底章(翡翠的透明度)的外在反应,人们把它称为“秧”。有秧的块体一般都显得饱满规整,说明发育充分。
普通情况下,秧好底好,秧粗底粗,秧均匀,底章细腻,秧明亮,底章水分充足,秧大小相聚,底必不清晰。一般秧在水皮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