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迳勿道,稍安勿躁。”
宁国公颔首:“那就是等着太孙自己作死了。”
“舅公真是和迳勿心有灵犀。”
宁国公频频颔首,忽然意识到不对:“什么叫心有灵犀,明明是英雄所见略同!”
周王:……
他又想到了那句话——舅公行步顾影否?
把娇笑的形象换作自己,殿下忍不住再打一个冷颤,竖起了周身的寒毛……真是太诡异了,为什么在这句话前就一定要加上娇笑呢?谁在娇笑?是谁在笑话他自恋?为何那人娇笑,仿佛并不至于让他寒毛倒竖,反而还心荡神迷?真是太诡异了,这种诡异的情形究竟因何而起?
宁国公此番却未留意周王的神不守舍,自顾分析道:“太后娘娘也是这么想,不能诱使太孙行恶,但娘娘确也认为太孙已然是无可救药,皇上的一番苦心必定付之东流。经过这回事件,皇上一定会对太孙厉行监督,最稳当的办法是彻底肃清高党,禁绝奸邪之辈仍然教唆太孙行恶,必定会授朝中忠直重臣辅教太孙言行心志。
然而太孙又怎能甘心信服?他是中邪已深,万万无法归于正道,而且那隐藏幕后诱使太孙自寻死路的黑手,也必定不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