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都很经典,是不是都是耳闻能详?
不过,且不说李礼应不应该偷这个懒,首先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这些作品在这个时空里会有市场么?
像这一世存在的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还能做到全国巡演并观众络绎不绝,那是因为所有民众都知道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就像很多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当走进影院看到重映信息的时候,还是愿意走进影厅瞻仰一下。
经典永流传,为什么永流传?往往是因为“经典”这二字的标签,未必代表这部时隔多年的作品还能满足观众们的心里期望。
我国经典话剧当然是优秀的了,但未必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个年代的审美观,这是无可厚非的,就像《红楼梦》,都经典成什么样子了,如今又有几个人通读过原著?
如果李礼将前世的《茶馆》《屈原》等照抄过来搬上话剧舞台,当这些退去经典光环的作品和这一世的话剧作品PK的话,会因为与时代脱轨的问题,在话剧票房上惨败。
这不是说前世经典话剧在艺术水平上有问题,就是一个时代审美倾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