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这般心思 ,罪与功?”
“拆庙宇便是罪!纵然你巧言以办民学为借口,也无法掩饰你侵庙之罪!”刘启心中着实为难,若直接回答有罪,也把自己体民恤民养民教民的话语给抹杀掉了,更让满堂文武得出举民学以提升百姓素质有罪的结论;若说无罪,心中自有不甘。
见刘启避开评说举民学的功过,独对拆庙宇来论说,刘荣心知刘启已然无法强定自己死罪了。
“父皇,若举民学以提升百姓认知事理的能力有罪,儿臣愿罪;
若举民学为大汉江山社稷培养可用之才有罪,儿臣愿罪;
若举民学为大汉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有罪,儿臣愿罪。
父皇,儿臣以为祖上的荣光,圣人的教诲,大汉的律法,绝不能只写在帛上,贴在墙上,刻在石上。
若众百姓目不识丁,何以看懂帛上、墙上、石板上的大汉律法呢?
若读不懂自然无法领会,便无法让众百姓自觉遵守大汉律法!
是故,儿臣才借用庙宇之料材,就地倡办建起民学之宫。
儿臣拟用‘效圣宫’来给民学命名,敬请父皇明察!”
刘启原以为,自己“拆庙宇便是罪”这话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