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不可随意动摇。
祭祀台不能挪地,那通往祭祀台的一条路便不能坎坷,修路一事短时日内不可成功,奏折递上,这对工部而言至少得是一两年的工程。
大周百年何其重要之事,若是在百年到达之前工部将祭祀道路与祭祀台修葺完成,这路铺好了就是工部尚书都可在史书上重重记下一笔大功了。
工部修从京都城外一路往祭祀台的路的确是件引万人关注之大事,工部尚书于朝前提起这话时,小皇帝很快就应允下来,还当着众人面夸赞工部尚书考虑周到。
下了早朝后,工部尚书便回去拟个修路的章程。
谷雨才过,明云见一日下了早朝便被小皇帝叫入了乾政厅,乾政厅内不止明云见一人,还有太傅在场。
夏太傅名夏儒,是先帝明天子的老师,明天子去世时年纪尚轻,也才三十几岁,明子豫登基时四岁,夏太傅也就等于是明子豫的老师。
连着两任帝师,明子豫对夏太傅还是较为信任的,故而朝中之事凡是他心中所想,几乎未有隐瞒。
明云见到乾政厅与夏太傅打了招呼,首领太监得了明子豫的眼神暗示,出了乾政厅,顺便关上了门。
“皇叔坐。”明子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