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一大早就来到教室,熟悉的面孔, 熟悉的同学, 熟悉的调侃。
“老师好久不久你又变美了。”
“瞎说。我明明又老了!”
“真的变美了!”白少宁说。
“老师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满月酒?”
“你们这群饭桶!老师连喜酒都不愿意请你们吃,你们还妄想有满月酒?”
唐蜜一笑置之, 翻开新一学期的讲义。“同学们,作业写了没有?”
“有~~”
课代表适时的递上了一叠作业。
唐蜜抽出几份, 迅速浏览的间隙, 课堂ppt已经换了新学期新课程的序章,是上个学期末留给大家的问题——由genovese著名案例中引申,当一个人身处险境的时候,旁观者该不该出手相救?是否判定冷漠者有罪?
“学号47, 认为旁观者在法律层面上无罪。”唐蜜摘读了他的作业。“并引申了(旁观者效应)的定义:既然别人也看到了, 那肯定有人会采取行动的,我就没有必要采取行动了。”唐蜜放下他的作业后说:“因此你认为旁观者也是无辜者。”
“但是无辜者与施暴者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