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也是太子太傅之一,亲自教授太子课业,自然能看出这手谕上的字很难寻到破绽。
赵庸思忖片刻, 严谨说道:“万岁,依臣来看, 笔迹可以模仿,况且此番调兵并不合理。”
皇帝执一粒棋子落定,“此举虽险胜算却有。即便手谕不是太子亲书,也是朕的其他儿子所写, 手段之卑劣太叫朕寒心了!”
赵庸深懂如何自保, 不敢多为玄昱辩证,“皇子们同窗十数载,相互笔迹摹仿不无可能,请万岁圣鉴。”
不论是不是误会, 事情已经发生了, 皇帝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后续。他密调精兵接管回京一带的防务,传旨罢免太子监国之职, 收缴停用太子印玺,全国军兵任何人不得调动。
边铄和任重,胡光祖一样,都是曾跟着皇帝西征,立下汗马功劳的股肱之臣,同时也掌着国家海关这一重大财政肥缺。
两人一起游园散步,皇帝待边铄不如其他臣工,话题说的都是当年。
边铄的内心涌起暖流感激,欲要答话,但见皇帝屏退一众侍卫太监,表情严峻,“玉全,朕有事问你。当年朕与你等在前线出生入死,王长亭掐住军粮想困死朕,此案是你亲办,朕听说你拿过太子的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