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隔着一张桌子。
顾垣把他的基因检测报告放到富小景面前,“我父亲患有重度双相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躁郁症。除了生活事业的不如意,遗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患病的几率比普通人要大不少。而且我们家的发病期都比较晚,我爸是三十岁才有明显症状的。”
尽管富小景早有准备,但事实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顾垣母亲九十年代初来美国,他二十一世纪初来纽约,中间这段时间他一直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
也就是说,顾垣从童年到少年一直和一个有重度精神障碍的人生活在一起。她大学做社工时接触过精神病人的家属,在家属里,负责任的往往比不负责任的要艰难许多。如果病人配合治疗,生活还有希望;但如果病人不配合,不遵医嘱,不按时服药,而家属又不忍心把病人长期送到医院,那么等待这家人的往往是无穷无尽的折磨。有些病人的攻击性还特别强,重度患者躁狂发作时砍人并不是什么大新闻。
她终于知道,他身上的那些疤是怎么来的了。她突然体会到了他的绝望,远离了那样的父亲,想必来美国时是想开始新生活的,可他的母亲也把他当拖累。
但他从不说自己父母的坏话。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