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却有一个嫡亲的兄弟誉王。誉王身体孱弱,久病缠身,再加上誉王妃难产而死,备受打击之下郁郁而终了,夫妻两留下一个病弱的幼儿,无人抚养。先皇怜惜胞弟幼子,将其子接到行宫照顾抚养。可行宫不是皇城,即便有皇权加持,照看幼子的宫人们也会懈怠苛刻。
一年入夏,长公主与老侯爷带着明长昱到行宫避暑,碰见宫人虐待誉王幼子。可怜自幼失去双亲且病弱的男童,能健康长大已是不易,身为皇室血统的人,竟受奴婢欺辱。长公主动了怒,将誉王幼子身边的宫人全部处置,并将幼子接到侯府照看。
这一照顾,便是好几年。直至誉王幼子八岁,先皇病危,无子继承帝位,情急之下,不少官员强势上书,请求将誉王之子过继给先皇。皇室中血统与先皇最近的,且继位后不用担心宗室乱权的,也只有誉王之子。一番波折之后,誉王的儿子离开侯府,入宫称帝。
彼时,年幼的帝王尚不知自己与亲近的姑母一家已有了距离,日日思念姑母。而后渐渐长大,学会适应皇位,得知宫中人心冷暖诡谲,便迟钝地察觉在侯府的日子,已经久远去了。
只是幼年时的温暖与恩情,皇帝始终不能忘怀,对长公主的感情,也比较亲厚。
“姑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