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行的很容易可以看出来,李香兰那两篇论文其实只是初稿,里面有不少错漏的地方,乍一看没什么,但如果两篇对比,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更何况舒灵手里就有当初的初稿,可她李香兰有所谓“手稿”吗?
事情很快变得明朗起来,国外的同行将那两本期刊以及相关转载的刊物一同寄回,造假一说也就不攻自破。
而李香兰虽然拿出了手稿,可她并没有办法证明这份手稿的时间,同事更重要一点,除了这两篇论文外,她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学术论著,而与之相反,舒灵在国外的一年多时间里,相继发表了两三篇论文,都和之前的论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一来,谁偷了谁的,也就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舒灵曾被问及为何没有继续在这一领域发展,当时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合适”,可很快有心人就挖掘出了其中的隐情——原来是被人针对。
从卖相同的药膏,到接二连三被人上门找麻烦,当初大学时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都被一一披露出来,连带那几个故意陷害舒灵的工作人员,也被媒体找到予以曝光,而后指使者也浮出了水面——正是那个道貌岸然的梁家公子。
这下事情就非常明白了,李香兰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