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算数。
事实上,这几年玹钰已经在b市布了局, 只不过他做得很低调, 外人看来不过是些小打小闹,根本成不了气候,而最重要一点,没人知道那些毫不起眼的小工厂都是他开的。
这一次到了b市以后, 玹钰就把那些看起来像小作坊的工厂一通整顿,全部合并成规模完整的生产线,而公司也冠上了集团的名字。
那些小工厂看似不起眼,但做的大部分都是日用百货,看着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件,像是毛巾肥皂、牙刷牙膏一类,但这些都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还没有占据市场,人们不管是从经济还是实用的角度,对这些产品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玹钰做的就是把商标全部备案,然后给它们重新包装,以统一的风格再次登场。
当然他用的是收购的名义,左手出右手进,外人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内情。
原本那些小工厂也不是没人问津,但那个时候每个工厂做的东西都很单一,单从利润的角度看,实在有些不划算,而那些人并不知道,超市里某种不下十来个商标的品类,其实都是某一家工厂贴牌做的,只不过它们对外只卖一种品牌,所以这利润当然“不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