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姨娘面色煞白,狠狠打了个寒颤,她捂着小腹,步履匆匆地进了屋。
竟是一眼也不敢再往西厢房看去。
......
自那日被卫珩厉冷言嘲讽了一番后,白氏也不知在心底琢磨了什么,一日日的只把自己关在屋内,见到卫珩就如耗子见了猫,神色惊惶,言语磕巴:“珩、珩哥儿起了,早膳可用的还好?”
卫珩半眼也不搭理她。
当然,他着实也是没工夫理她。
在尚书府借住也有一旬之久,卫珩整日里早出晚归,行踪不定。
他带着观言和祝家管家另配给他的小厮平誉,在京城的街面上四处晃荡,每每归府,必要拎回好几匣子的吃食玩意儿,颇有一股打算摸透地头占山做大王的气势。
不过也是巧了,这几日充作领路人的平誉,竟恰好是卫珩初来祝府时,那位态度不善的门房小厮。
也不知是有人故意安排的,还是真的有缘分。
这小厮约莫是也知道自己那日的“作证”得罪了四太太,几乎把卫珩当成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态度大改从前,巴结谄媚得很。
至于身为一个还未足七周岁的孩童,卫珩的行动为何会如此自由,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