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功名呢。”
魏姣:“那就是秀才了,十五岁的秀才,前途不可限量啊。”
吴惠娘听了高兴极了,却又强自将嘴角翘起的弧度压下去,谦虚道:“娘娘过誉了,这还是没影儿的事呢。”
以大朗为切入点,两人聊得颇为热络,魏姣也从吴惠娘那里知道了她家里的一些境况。
简而言之,就是孤儿寡母,吴惠娘早年丧夫,不肯再嫁,带着才六岁的儿子独自过活,好在有邻居亲朋的帮衬,这些年倒也过来了。
哪个母亲不想望子成龙?吴惠娘自也不例外,尤其她的儿子还被学堂里的先生夸赞聪颖,她就更是抱了想让儿子出人头地的野望。
这时代,出人头地,基本就和读书高中、出仕做官挂钩了,所以吴惠娘就是再苦再难,也咬牙攒钱,让儿子一路读了下去。
童生并不是功名,只能算是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所以即便陈大郎,也即吴惠娘的儿子,成了童生,也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家里的境况还是一样的艰难。
魏姣问:“他平日里只一味读书吗?就不曾想过出去找点活干,帮衬一下大姐你?”
吴惠娘生怕她会误会了儿子,忙解释道:“有的娘娘,大朗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