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尽管老板语气平静,丝毫没这意思。
就是单纯的让她继续睡的字面释义。
陈声关掉烘箱,又坐回来,认真地盯着屏幕看。
沈墨本以为这人又在看论文,于是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凑过去。
结果发现,这人居然是在看电影。
……
而且,要命的是,屏幕里的人,是池砚西。
处女作,池砚西十七岁演的《少年》。
画面里的人,穿着白色衬衫,正站在海边,海风吹拂,扬起少年短发。
这不电影沈墨看过两遍。
两次都把眼睛哭到肿,再不敢看第三遍。
这里的情节她当然记得。
少年满目凉淡,一步一步走向足以吞噬鲜活生命的大海。
这是电影的最后一幕,导演留了悬念,镜头只是留在了沙滩上少年踩过的脚印,那个很快被海浪冲没消散的脚印。
沈墨更倾向于悲观结局。
这也是不敢再看的原因,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一步一步踏进深渊,沉入泥泽,没有退路,生命不再鲜活,那些鲜艳的、耀眼的色彩,都变成了灰色。
陈声看得认真,沈墨压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