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而是文物在看我啊?”
博物馆里展的不再是物件,而是有机的历史。
小朋友们沉迷于互动游戏:“假如你能和这个铜壶对话,你会怎么向它介绍你今天的生活?如果把ta带回家,你会拿ta做什么?”
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跟铜壶对话。旁边经过的大学生情侣掩口偷笑:“好傻。”
可是傻归傻,那铜壶上的兽面纹托腮凝视,竟然好像听得很认真。
各个省级、国家级博物馆也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风格,大幅调整了布展策略。比如国家博物馆里珍宝荟萃,拥有全国各地出土的顶级国宝。但由于面积有限,许多珍宝未能展出,一直堆积在库房里不见天日。
其实以前一直有相关人士质疑,国家博物馆里囤着那么多国宝不展出,为什么不还给地方,让这些文物们也出来透透气?
也有一番道理。可若是国博把自己的馆藏文物都“遣散”了,堂堂种花家首席博物馆空空如也,好像也不太合适。
现在□□拍板,拨出款项和地皮,让国博营建分馆,把那些仅次于国宝、没什么机会占据长期展位、但依旧在考古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次一级文物们调拨出来——它们也许不能单独占据一个展厅,或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