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彰,也是对以扶纲为首的原永历朝官给予的酬劳。
自扶纲以下,大量从安南归国的原永历朝官们陆续在六部及宫务院、地方任职,这批官员相对于南都原有官绅,无疑是周士相的天然拥护者。因为若不是周士相,他们很可能已经死在云贵的茫茫丛山之中,又或被清军捉获。相较生活还算安定的江南士绅,这批永历朝官们可谓是经历过生与死,希望和绝望。他们对于时局的演变有着切肤认知,对于国家遭受的苦难更是比别人多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有人担心周士相大量启用原永历朝官,会使得朝堂中“拥桂”力量再次壮大起来,将来会成为隐患。对此,周士相不以为然,因为他很清楚,这批官员之所以会流落到安南,原因就是他们对朱由榔这个天子感到绝望。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辞官弃印,脱离朱由榔。
因而,没有人比这批永历朝臣们更知道皇帝无能懦弱对于国家的危害性,从朱由榔仓皇从昆明南奔之日起,扶纲等人已经算是彻底的“弃桂”派了。再让他们投身于“拥桂”运动之中,只怕已经无一人再肯。
再者,扶纲等人当初回国之后必立即证明永历册封周士相为齐王事为真,这件事也已表明他们的态度。至少,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这批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