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王有喜就发现自己无法前进一步了。清军调来了大量火炮,而没有了小北山上炮兵掩护的太平军只能被动承受清军炮火的攻击。单是炮火倒也罢了,拼着伤亡大一点,总能冲上山。问题是清军竟然也有大量的火器兵,且战术和自家火器兵的战术是那么的相似,猛一看还以为对面那些火器兵是按太平军的步兵操典训练出来的呢。
王有喜几次组织进攻,都被清军火器(炮、铳)和骑兵击退,担任前锋的乙旅损失颇大,但从上至下,却没有一个人言退。新一旅在军官的带领下也赶了上来增援乙旅,双方在距离小北山只有两三里地的地方展开了激战。
就战损而言,太平军的伤亡是大了点,可清军的伤亡也不小。然而,心态上,太平军方面却是越打越心惊,越焦虑,而清军却是无比轻松,因为他们只需将太平军拦住便可,而太平军却须冲破对方的拦截攻上小北山。援军上不了山,这场战斗就没有意义,就是失败。
王有喜的嗓子都喊哑了,硝烟呛得他眼泪直流,可是他却顾不得喘口气,也顾不得喝口水,因为他知道,小北山上的守军给不了他太多时间,如果不能尽快冲破当面清军,小北山的失陷便随时可能发生。
都冲到小北山下了,哪有冲不上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