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在碣石卫的百姓都是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崇祯十七年碣石卫被农民军苏成部占领后,先是遭到惠州明军攻击,后来因苏成不肯降清,又遭到潮州、惠州两地清军的进攻。十几年战乱下来,世代生活在碣石卫的渔民不是被乱兵所杀,就是携妻小背井离乡迁往他处生活。
太平军从潮州退军后便在惠州境内实行了坚壁清野,碣石卫中居住的原苏成部家眷和依附苏家的陆丰百姓都被太平军撤走,只剩几百不肯走的老弱妇孺。清军占领碣石后将这些老弱妇孺屠戮怠尽,却是没来得及将潮州的军粮转运过来。济度率残部退入碣石卫后,为了节省军粮,竟下令屠杀随军的民夫,致使一千七百多民夫惨死在海边,尸体被潮水带入大海成了鱼虾果腹之食。有些尸体没能被海水带入海中,就那么搁在海滩之上,没过两天就被泡得发胀,远远看去,好像一条条大鱼躺在海滩之上。烈日暴晒之下,尸体开始腐烂,发出恶臭,内中蛆虫蠕动,惨不忍睹。这一片海滩也成了清军都不敢来的禁地,一到夜间海风呼啸声中总好像有人在哭泣,令得杀人如麻的清兵也是头皮发麻,不敢多看那空荡荡的海滩一眼。
执行屠杀民夫命令时,归德总兵刘忠和南阳总兵张超多留了个心眼,他们没有完全执行济度杀害民夫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