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着旁人始终无法看透的情绪。
“这确是京中此前用来盛赞公子和的诗句。”说书人为了赏钱,点头哈腰地拍着马屁,胡话张口便来,顺着诗句就说起了公子和的受欢迎程度,称他是多少闺阁的梦中人,仪表堂堂人如玉,哪个王孙公侯都比不上,“只可惜……”
都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想来公子和就是如斯的美人了。
每每在提及这位人尽皆知的宛丘公子时,众人一般还要忍不住惋惜地感慨一句:“这样的公子,怎么能死呢?”
公子本人却很想发出来自灵魂的拷问:这样的公子怎么就不能死了?!
与外面一片对公子和即将韶华早逝的惋惜不同,公子和本人正在发自肺腑的一心求死,别无他愿。
准确地说,祁和穿过来的目的就这一个——在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地死去。
祁和本是现代一个还在上学的学生,只是在历史课上稍走了会儿神,再一睁眼,人就穿到了几百年前,到了最是动荡不安时期的大启。好巧不巧,祁和走神的那堂课,主讲的便是这段特殊时期的人与事。
祁和实在是对什么娘们儿叽叽的“宛丘四公子”提不起兴趣,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