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竟和马海搞出来的东西,比我记忆中的早了几年啊!”
夏晓兰没带着百度重生,不是每件事她都了解的清楚。
反正上辈子第一次见到电子辞典,是1994年,她还没有高中毕业。考虑到她上辈子老家是个内陆小城市,电子辞典从问世到传到她老家,怎么着也要用两三年?
往前推,英汉版的电子辞典就是90年左右生产上市的。
什么东西,提前了三四年搞出来,难道不是商业先机?
当然,前提是徐竟和马海真的能把东西做出来,能实现量产,2万美元根本不够,不知道那些厂家投入了多少钱研发,绝对是不止2万美元。
夏晓兰把资料合上。
再等两天,她就可以和徐竟、马海谈一谈。
2万美元太少了。
40%的股也太少了。
她作为唯一的大投资人,这事儿要不是她说了算,难道真是撒钱支持徐竟和马海两人的梦想?
夏晓兰要晾一晾那俩个糊里糊涂就创业的人,徐竟和马海就惨了,厚着脸皮在老乡宿舍借住,人家又没空床给他们睡,他们只能打地铺。
在纽约住地下室都好歹有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