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大便宜的。10年连续的租约,第一年2000元,此后每年递增……当时做中间人的国棉三厂副厂长袁洪刚没意见,屋主于奶奶也没意见。
但夏晓兰知道经济发展的多快,83年租金只要2000元的门面,到了93年是两万都租不到的。
只有夏晓兰知道发展大势,租房的时候她和于奶奶走的又不近,又便宜不占是王八蛋,靠自己眼光占得便宜,难道要圣母到主动给够2万/年的房租?
夏晓兰脑子还没有那么大的毛病!
现在嘛,情况又不一样,她和于奶奶已经处的像家人了。
要是在国外找不到徐仲易,夏晓兰有替于奶奶养老的准备……既然都这样了,也不必矫情。夏晓兰提起笔在出售协议上签了自己名字,还从身上摸出1元钱给于奶奶。
于奶奶也是签名,早早准备好了红印泥,两人把程序还搞得挺认真。
于奶奶把钱拍在桌子上,“阿芬,今晚加个菜啊!”
1元钱都买不到一斤肉。
要说用这钱加菜,只能是半荤半素。
二七广场的一栋房子,就这么被于奶奶换成了一道菜。
这大概是于奶奶家往上数几代都没做过的亏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