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两口子一起努力,攒钱的速度会更快,也更容易实现在鹏城定居的目标。
更别说八九十年代这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有不少人自己就当了小老板,还有把生意做大做强成企业家的。
千禧年后出门打工的,仍然还有机会定居城市,不要求一线城市,在二三线买房有希望。
再往后几年就不行了,房价已经彻底起飞到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全家人一起打工都赶不及房价上涨的速度……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开发者,夏晓兰对此也毫无办法。
高昂的房价,把精英留在一线城市,不是真正的精英,还没有家庭兜底,只能退回二线和三线小城。
要夏晓兰说,想要走出农村,在大城市安家落户,还真的趁早。
发财趁早,80年代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杨永红十分惊讶,“那整个村都离开老家,真是没人种地了,土地怎么办,粮食怎么办?”
这问题夏晓兰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记得上辈子也没听过国家缺粮啊?不仅没缺粮,在粮食这一块华国是有余力的。
夏晓兰没当过农民,只大概知道:
“有的土地扩张成城市,变不成城市的则被机械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