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说了,徐老要担任决赛的评委!
报纸上还有徐老的一个采访,学英语要“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
“徐老师是评委呀……”
307寝室里,吕燕可羡慕呢。她也是每天抱着录音机不放手的,课余时间花了很多功夫在英语上,可惜当时连复试都没有进。
吕燕学英语的劲头很足,大家私下里猜测她多半是想出国的,徐老师从建国后就在京城外国语学院任教,吕燕就羡慕夏晓兰能和徐老师近距离接触。
“徐老师虽然是评委,我也不一定能说上话的。”
评委和选手的接触不会太多,又不是后世什么“好声音”,还能和评委老师组队呀!没有导师,不分阵营,评委和选手没深入交流的机会。
夏晓兰对徐老师也很神话的,85年的英语教材是徐老师主编的,夏晓兰上辈子上大学那会儿,英语教材还是徐老师的版本。她95年上大学的,徐老师好像是94年去世的……这个德高望重的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也只有九年的生命了。
夏晓兰忽然发现,参加英语竞赛,或者说生活在80年代的另一重意义。
许多像徐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还活着,她这辈子跳上了更高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