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快步入婚姻,特别是成为军人的妻子,当军嫂她并没有做好准备啊。
在这个问题上,周诚有点难以沟通。
不能说谁有错,只是大家的观念不同,这是个体的差异,夏晓兰不能将周诚的想法粗暴的归为错误。
她想了想,决定和周诚仔细解释下:
“周诚,我可能要报考建筑系,如果我去沪市上学,我可以选同济大学。但你在京城,我要选择京城的大学,最好的就是华清大学的建筑系,华清当然比同济更难考,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你在这里,我愿意试一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很快结婚,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我现在想的是先把大学念完,我们的感情顺其自然发展,水到渠成的那天,再来考虑是否从恋人变成夫妻。”
夏晓兰对婚姻很慎重,婚姻不仅有爱,它更像男女双方慎重考虑后签下的一份合同,不,说合同太生硬,更像是一份盟约。一旦签署了再反悔,对双方都是伤筋动骨。
这可能就是她和周诚的差别。
出身和成长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她自以为的还要深刻。父母早逝,寄人篱下,夏晓兰没有感受过健康和睦的家庭气氛,她渴望家庭,却也惧怕草率的组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