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验室小会议厅内,谢茂完成了新药体系框架的第一次宣讲。
他准备的讲稿时间是两个半小时,已经完全考虑到了这群大佬的理解能力。然而,架不住这群大佬脑子太灵光,初次接触全新体系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结束框架介绍之后,谢茂想宣布结束,让大佬们回家考虑考虑再说下一步计划,愣是没能顺利走出会议室。
杨大佬坐得离会议厅大门最近,直接就把门锁落下,椅子往门口一转,不容置疑地说:“时间还早,我们说一说细节。我离门口最近我先提问——”
众大佬都翻了个白眼。离门口最近和提问优先级别有个毛关系?我最矮我能不能先提问?
彭教授开麦说:“同志们,我请大家到场,是为了免去再次转述时浪费的功夫。同样我也不建议大家在提问环节浪费太多时间——对于这个全新的体系,我们和研究员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完全可以和研究员们、我们的学生们,一起来聆听框架之下的细节。”
“作为药科领域的专家,我们很清楚,化药研究、新药研发都需要非常巨大的资金投入,投资的收益是不可控的,花费漫长的时间和数不清的资金,一项新药的研究也随时可能因各种原因夭折。国际上的制药巨头为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