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资本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太妙的声音。
几个资本大佬本来是看中了祝温书的“才华”,想要把他的游戏做成更商业化的模样来圈钱。
但现在别说钱了,连最基本的热度都欠奉,这就让人很怀疑祝温书的能力了。
祝温书在公司内游走奔波,不惜把自己手头投资的一处房产给卖了,总算讨好到了某个顶头上司,同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但这一次,给他发挥的空间就更小了。
上头的死命令就是:不管什么题材,不管什么背景,只要赚钱!
盈利达到公司的预期,就给祝温书继续宣发的投资;但如果达不到及格线,那就把整个听溪工作室给裁掉重组,祝温书发配去别的小组,给其他项目打工。
总之,以祝温书的高傲性格来说,是万万不会接受后一个结局的。
这时的祝温书已经心里很慌了。
扪心自问,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游戏能挣钱……之前做出《帝国之握》这样又叫好又叫座的游戏来,他自己也是不明觉厉的。
正因为一炮而红,“天才”的名头叫得太响,才会让他以为自己真的有才能,真的做什么游戏就能火什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