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子。
去订制锅子时,那匠人跟沈韶光道,“这两日也有人拿着类似的图样子来订做。”
同行沈韶光笑问:“订了多少个”
那匠人道:“五个,看那模样,似是豪门奴仆。”
沈韶光懂了,八成是食客去店里吃了觉得好,也想回家弄着吃。到底是有钱人,这么贵的锅子一买就是五个。
这个时代没有版权意识,再说火锅本也不是自己独创,也没想垄断它,沈韶光笑道:“你给他们做就是。”
那匠人本来也没拒绝,只是知道这位小娘子是酒肆主人,创了这独特的食具,如今被人仿了去,恐于她有妨碍,与她说一声,心里到底平复些。如今听她说尽可以去给别人做,匠人笑起来:“小娘子量大得很。”
被送了好人卡,沈韶光大大方方收下。
其实不只这个铜铁匠铺接到了做火锅的生意,西市另外的铜铁匠铺也有人找来拿着图要求做这个样子的锅釜,只是这火锅大小、高低、炉膛粗细等等都是慢慢摸索经时间验证过的,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若拿捏不好,就要么拔不起火来,要么容易闷灭锅子。
哪怕侥幸得了合适锅子的食客也发现,怎么自家做着,似乎没有沈记酒肆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