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明年就中了呢。”
郑氏却道:“依我看啊,难。但你爹他就是不信邪,非得觉得自己的儿子个个像他,都会读书,想让小六考取功名,向世人证明他是对的。”
“娘,爹也是为了小六着想,想让他有个功名在身,以后好有个着落。”
这么多年了,郑氏早就看开了。她生的前五个儿子,别说是考秀才了,就是考举人都是轻轻松松的一次通过。但最小的这个儿子,天天辛苦的学习,可就是考不中。
既然一时也考不中,年纪这么大了,还不如早早成亲,生个儿子,以后再慢慢的考。
他们文国公府下一辈有五个考中进士的,根本就不用担心门楣问题。只可惜她家那个老头子是个轴的。
她也知道,老头子是为了儿子好。他们文国公府祖宗有规定,不能接受蒙荫,只能考子孙自己考中。如今小六还能说是文国公府的少爷,若是考不中,等以后他们两口子百年之后,分了家,可不就变成了一个白身,什么都没有了么。
想起来小六的亲事她发愁,想起来小六考试的事情,她也愁的不行。
为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发愁,为儿子的未来发愁。
她有时候跟文国公有着同样的想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