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都是回忆,“现在的剪头师傅是从清朝那会剃头师傅传下来的。再早是没有剃头这行当的,因为那时候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是清朝人得了江山,皇帝下了令,留头不留发,老百姓为了活命只能剪头发。”
看了一圈,看到大家伙都爱听,杜老头颇有兴致的接着讲,“你们知道干我们厨师这行当的都有自己的老祖宗,别人我不知道,我们这门是拜彭祖的。剃头的也有,我知道有剃头匠把罗祖奉为祖师爷,据说是北京白云观的道士,设计制作了一套剃头工具,后来帮着雍正剃头梳辨,被雍正皇帝龙心大悦封罗道士为恬淡守一真人。最早的剃头匠挑的行头一头是木柜子,里面装了推子、剪刀、篦子、梳子、剃刀、刷子、扑粉、香皂等。椅背架旁边还挂一条蹭刀布,剃刀不锋利了,随时在那条布上蹭一蹭。这剃头行当和我们厨师一样都讲究个传承,一般穷苦人家会托人把孩子送到剃头铺中当学徒,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前三年一般是不让学艺的,要伺候师傅一家。打水做饭替师娘带孩子等等。学徒在练习的时候,一开始要用冬瓜代替脑袋。毕竟冬瓜剃坏了没事,人头剃出血了就麻烦了。这里还有个故事,一个小徒弟天天抱着冬瓜练剃头,每次练完就把剃刀往冬瓜上一剁,慢慢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