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他侃侃而谈毫不怯场,又见林大儒捋着胡须一脸满意,就知道这人答得不错。
他们面前的书案有这些贡士所有的成绩,两人当下便翻出来看了,发现杨辞的成绩虽然不高,但都很稳,考官并不只是因为杨辞的身份才提拔他上来的,这人是真的有才学。
端午那日皇帝陛下并不知道杨辞的身份,后来派人去查了,才知这人出身垣吴省,其父是原吴国太平县县令杨曲。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从垣吴省那边考过来的。
早前封元就和他提过,无论这名考生的才学如何,也要破格录他为进士。因为这人出身垣吴省,其父还曾在吴国为官,若是他能在齐国为官,就能证明齐皇任贤唯能,不计出身,证明齐皇已将所有吴国人看做是自己的子民,一视同仁,就算曾经在吴国当过官也没关系。如此一来,垣吴省中真正有才学之人,也能彻底放下心来。毕竟不是谁都有魄力像白舟和葛修武那样,不但毅然舍弃国籍,还能大咧咧跑来拦道自荐的。
皇帝陛下知道,吴国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大多是毒瘤,但其中肯定有为官清正的,比如杨曲这样的,把一个杨辞抬到明面上给所有人都看着,他们才能鼓起胆气到齐国京都来。刚好杨辞是有真材实料的,于是一切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