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朝,在百官中也算德高望重,而且蔡尚书虽然迂腐些,却是闻名朝野的正人君子,蔡尚书率先赞同庄煜,一直跟随他的中立派也纷纷站了出来,以荣国公为首的武将本就是庄煜亲信,庄煜说什么他们肯定都赞同。
剩下姚相一派却迟迟没有表态,庄煜也不急,只笑眯眯地看着姚相,姚相磨了磨后槽牙,缓缓起身,走到百官之首,高声道:“陛下英明决断,是大舜之福!”
这算是表明了立场,姚相表面上高风亮节,好像自己家里那群娇妾美婢都是摆设一样,其实心里却心疼的滴血,他想到房里刚纳的十八岁的美妾,便心疼得直磨后槽牙。
姚相都站出来了,姚家一派的大臣互相看了看,争先恐后站了出来,生怕晚了一步被人看出来他们的不情不愿。
废话,这种事谁敢说自己不愿意?他们自诩君子,在百姓面前都标榜自己是一心为国,两袖清风的好官,自古以来,只有好官劝谏皇上少纳妃子的,若真的因为纳妾一事和当今圣上杠上,只怕他们要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伪君子了!
而最开心的莫过于坐在百官对面的贵眷们了,她们身为女子,既要打理家事,又要侍奉公婆,还要善待丈夫的枕边人,就算是最温柔贤惠的女子,心里也难免会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