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客气,”董大娘道,“你是不是有什么新鲜法子?”
“有一些,”林舒婉道,“借一借董大娘的笔墨。”
“嗳,都在案上呢,”董大娘道。
林舒婉选了支笔,开始写起来。
少时,林舒婉便写好了,她指着桌上墨迹未干的宣纸:“董大娘我写好了。”
董大娘探过身:“这说的是,绣娘若是完成的绣活多,会有额外的奖励,完成的越多,奖励的越多。年底还另有奖赏。
这里是说,每个月都有额定的日子沐修,不用告假。
还有,除了招绣娘以外,还要招几个善绣工的,专门检查绣娘们的绣娘,保证每件绣活都没有差错。”
林舒婉笑眯眯。
“这些,你董大娘以前没有听说过,看着对绣娘颇好。”
“对绣娘好,对绣坊也好,”林舒婉笑道。因为家里的关系,她前世对经营生意有不少了解,这会儿正可以拿来用。
“董大娘,”林舒婉接着道,“您尽管贴出去。”
“好,舒婉,你的法子总是不会有错的,”董大娘道。
董大娘找了个绣娘,把招人的布告和林舒婉写的细节一块贴在院子门口。